糖友如何倒下的

糖友如何倒下的

“我每天都按時打胰島素,飲食也嚴格控制,怎麽還是越來越虛弱,難道糖尿病真的無解?” 一位堅持糖尿病管理多年的退休教師,在一次突發暈厥後,滿臉困惑地向醫生詢問。

 

他二十幾三十嵗的年輕人,平日裏規律監測血糖,積極配合治療,可身體狀況卻每況愈下。他不明白,明明嚴格遵循醫囑,爲何還是逃不過健康每況愈下的命運。

這種難以名狀的不適,像一團迷霧籠罩著他。而他的困惑,折射出眾多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的認知偏差。

 

糖尿病絕非單純的血糖數值異常,實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代謝紊亂持久戰。真正威脅健康的,並非血糖升高這一表象,而是由此引發的全身器官、系統的連鎖反應。

在疾病初期,代謝異常僅在血液中顯現端倪;隨著病程推進,腎髒、心髒、神經系統、微循環及免疫系統都會相繼 “淪陷”。

 

致使患者喪失生活自理能力、甚至危及生命的,往往是失控的並發症,而非高血糖本身。血糖異常只是疾病的開端,最終走向何種結局,並發症才是關鍵 “決策者”。

其中,有三種並發症堪稱 “健康殺手”,是導致多數糖尿病晚期患者病情惡化的關鍵因素。擊垮患者的並非常見的肢體病變或視力減退,而是代謝系統崩潰後,核心環節的徹底失效。

 

許多人並未意識到,糖尿病晚期的臨床結局並非毫無規律,而是集中在以下三個危險 “關卡”。

第一種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。這是代謝系統全面崩潰的強烈信號。其根源在於胰島素分泌不足或完全失效,使得身體無法正常利用葡萄糖,轉而依靠脂肪供能。

脂肪代謝産生的酮體大量堆積,會打破血液酸堿平衡,致使細胞功能受損、呼吸節奏紊亂、電解質失調,嚴重時還會引發意識障礙。

 

這一過程進展迅速且凶險,患者可能起初僅感輕微不適,短短數小時內就需緊急搶救。事實上,在症狀爆發前,體內代謝系統早已瀕臨崩潰邊緣。

需要注意的是,酮症酸中毒並非一型糖尿病患者的 “專利”,二型糖尿病患者在遭遇感染、擅自停藥或嚴重脫水等情況時,同樣可能中招。部分患者對血糖的輕微升高不以爲意,卻忽略了糖尿病的危險程度取決於胰島素與代謝系統的協同作用。

一旦胰島素徹底失去作用,即便血糖充足,細胞也無法攝取利用,整個供能系統陷入癱瘓。此時身體啟動的應急機制,猶如 “飲鴆止渴”,會迅速拖垮肝腎功能,破壞電解質平衡,引發一系列致命連鎖反應。

 

第二種是高滲性高血糖狀態。與酮症酸中毒不同,它主要通過異常的血糖濃度,“抽幹” 身體水分。其典型特徵是血糖值遠超正常水準,卻無酮體蓄積。

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,是因爲患者體內尚有少量胰島素,雖能抑制脂肪代謝,卻無法促使葡萄糖進入細胞。結果導致血糖在血液中不斷累積,血漿滲透壓急劇升高。

爲稀釋過高的血糖濃度,細胞內的水分被迫轉移至血液,進而引發細胞脫水、腦功能受損、腎髒負擔加重,最終發展爲全身脫水、電解質紊亂和循環衰竭。

該並發症多見於老年糖尿病患者,尤其是生活作息不規律、飲水不足的人群。初期症狀可能較爲隱匿,僅表現爲口渴、多尿,若未及時幹預,病情發展到一定階段,會出現意識模糊、昏睡甚至昏迷。

 

儘管這種並發症早期症狀不明顯,但危險程度絲毫不減。治療的關鍵在於及時大量補液和持續注射胰島素,一旦延誤,同樣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。

 

第三種是終末期腎病。這是慢性糖尿病患者最常見、病程最長的並發症。它並非突然發生,而是長期高血糖持續損害的結果。糖尿病對腎髒的侵蝕,始於微量蛋白尿,隨後逐步發展爲蛋白尿、腎小球硬化、濾過率下降,直至腎功能衰竭。

許多患者早期腎功能檢查並無異常,但只要高血糖得不到有效控制,腎小球就會在持續損傷中逐漸喪失過濾功能。當肌酐、尿素氮等指標明顯升高時,腎髒結構已遭受不可逆破壞。

終末期腎病的棘手之處在於,病情一旦發展至此,除透析外幾乎別無他法。而透析治療本身會加速患者營養流失,降低免疫力,增加心力衰竭風險。

 

許多患者開始透析後,生活品質嚴重下降,且由於本身多合並高血壓、高血脂、貧血等病症,稍有風吹草動,就可能誘發心腦血管疾病。多數患者並非直接死於腎衰竭,而是在透析過程中因感染、心律失常或腦梗等並發症離世。

判斷糖尿病的預後,既不能單純依據血糖數值,也不能僅看是否按時服藥,核心在於代謝系統能否維持正常運轉。極具迷惑性的是,在並發症出現前,患者的症狀往往十分輕微。

頭暈、乏力、多尿、口渴等表現,與普通疲勞極爲相似,導致許多患者誤以爲身體並無大礙。然而,身體代謝系統的健康狀況,並非通過主觀感覺判斷,而是取決於其自我調節能力。而這種能力會在不知不覺中被逐漸消耗,當症狀明顯時,往往已錯過最佳治療時機。

真正讓患者陷入被動局面的,不是糖尿病本身,而是對疾病的錯誤認知。將糖尿病簡單等同於血糖問題,是最大的誤區。它本質上是代謝調控系統的慢性崩潰過程,並發症才是最終威脅,而非單純的高血糖。

 

身體關注的並非某一餐的飲食選擇,而是日常生活中每一個削弱其調節能力的行爲。酮症酸中毒、高滲性高血糖狀態、終末期腎病,這些嚴重並發症並非偶然,而是代謝失控的必然結果。從代謝平衡被打破的那一刻起,危險就已埋下伏筆,而非等到嚴重症狀出現才標誌著病情惡化。

 

上述內容圍繞核心觀點闡述了糖友倒下的原因和過程。你若覺得哪裏需要調整,或是還有其他需求,歡迎隨時和我說。

閱讀下一篇

糖友與流汗

留言

所有留言在發布前都會經過審核。

此網站已受到 hCaptcha 保護,且適用 hCaptcha 隱私政策以及服務條款